圣讯日粮

今日:《每日心语》
  衣着
  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 罗马书13章14节
  穿着似乎是一件小事,尤其对于这一些抱着入境问俗的宣教士来说更应当不是问题。但是衣着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和自我的意识,尤其在古老的中国传统社会中,每一粒的纽扣,每块的布料,甚至羽毛、颜色和图案,都代表着某种阶级和身份,穿着失礼对别人是一种侮辱。
  前个世纪 内地会的宣教士到中国来,对于是否要穿中国衣服来认同文化确实有过一番的挣扎,那个不但是对于放弃对洋人的保护,同时有一种背叛自己民族文化的感觉,甚至等于是穿上敌军的制服。特别是那些男宣教士也要续留一根,向猪尾巴一样的辫子时。
  十九世纪的中国,辫子曾经是汉人最痛恨的东西,因为那是被异族统治的标志,是十七世纪满人强加在汉人头上的羞辱。洋人留个辫子确实是引人发窘的事,但是为了能深入中国内地传道,内地会的宣教士却愿意为福音的缘故,成为笑柄,忍受侮辱。内地会的创始人戴德生的妻子玛瑞亚女士,她本来是在中国长大,最反对穿中国这种宽大的女装,然而为了给年轻的女宣教士做榜样,她却以身作则,教导大家要顺服。
  有时女宣教士穿着中国的服饰,加上西洋大方的举止,被人误为从事不良职业的歌妓,受到许多不必要的羞辱。穿中国的服装的确拉近了与本地人之间的距离,便利了福音本土化的发展,同时又有意外保护的作用。
  在1875年庚子事变的时候,两位穿着华丽的英国军官和侍卫在街上被暴民刺杀,同时又有两位穿着中国人服装的内地会宣教士却逃过了义和团的侵袭。这些宣教士让人感到上帝不是洋人的上帝,祂也爱中国人,内地会在选择穿什么样子的中国服饰的时候也花了不少的精力,最后他们决定,要采用一个贫穷小学教员的一个服装,长袍、马褂、绑腿、布鞋,让人觉得福音在平凡中的尊严。这个使人想起主耶稣来到世上所选择的身份:一个出身于木匠的教师。服装确实反映出人内心的意识,基督徒应当穿上义袍,就是谦卑、仁慈,主的形象,才能最好的见证我们所信的福音!愿神祝福你,谢谢。
关闭
网络事工需要经费维持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