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 日 |
六月15日: 防备“ 酵”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马太福音》 16:6)
耶稣带门徒乘船要渡过加利利海,在船上,主耶稣提醒门徒要“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jiào)”,但是门徒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于是他们彼此议论说:“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带饼吧!” 耶稣看出来,就说:“你们这小信的人,为什么因为没有饼彼此议论呢?我对你们说:‘要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这话不是指着饼说的,你们怎么不明白呢?” 门徒这才晓得他说的,不是叫他们防备饼的酵,乃是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其实现在的信徒也有像当年的门徒一样,总是用现实物质层面的思维去理解主耶稣的话语,以至于总是不明白主话语的属灵意义,所以我们一定要超越物质世界的层面,进入属灵,这样才能与属灵的基督交通。其实,主耶稣早就知道我们人类的思维的局限,他很多的话语都是用我们所熟知的地上的事物作比喻,来阐述天国的奥秘的。
酵,是含有酵母菌的面团,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主耶稣用“酵”的原理来比喻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也就是他们所灌输的道理,思想,以及宗教教条和已经失去真意的宗教礼仪。对于法利赛人,一般的信徒都比较了解,因为我们从圣经中看到他们经常与耶稣作对,主耶稣也经常提到他们。而对于撒都该人,也许一般信徒了解的并不多。撒都该人与法利赛人是当时犹太宗教的两大派系,撒都该人是贵族阶层,其成员主要是大祭司、贵族、守殿官等,是犹太教中的当权派。他们不信灵魂不灭,不信肉体复活,也不信天使和弥赛亚,他们与法利赛人相反,热衷于权势、金钱、名利。他们对罗马人的统治采取妥协的策略,目的是为了明哲保身。法利赛人的成员是当时的文士、长老、教法师,他们是负责向选民传讲旧约圣经,的,他们热衷于传统宗教,主张严守摩西律法和宗教礼仪,他们相信灵魂不灭和肉体复活,他们有强烈的民族情感。法利赛人与撒都该人在信仰上是互相敌对的,但在抵挡主耶稣的事上却是互相合作的,就是他们合伙把主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在主耶稣看来,他们都是抵挡神的,而且是以侍奉耶和华的名义抵挡神的。撒都该人因为不信上帝,上帝要借着十字架的代罪废止祭司制度而赶散他们。法利赛人虽然信上帝,但死守律法规条,又增加许多人意的繁文缛节束缚人,他们自己也遵守不了律法,能说不能行,假冒为善。以至于使宗教在当时成为冷冰冰的工具和教理,毫无上帝的爱。不但对人生命改变毫无功效,而且让上帝的子民误解上帝的属性,上帝的子民从他们所认识到的上帝成了只知道统治并接受祭祀的“暴君”,于是宗教成了神与人之间的隔墙,人与上帝不是子民与天父的关系,而成了“仇敌”的关系。所以上帝要借着他的儿子基督,“砍掉”法利赛人这棵寄生在亚伯拉罕信仰传统根上的,不结果子的大树。
神要废除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侍奉,终结他们赖以存在许的宗教制度和教义,要用救恩向人类彰显上帝真正的形象,就是天父的心意与性情,用恩典成全上帝的律法。使人借着十字架的救恩重新与上帝和好,得新生命,免去死亡。上帝既然不再使用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就不再承认他们的职分,所以要提醒恩典之下的神的子民。不能再受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道理和行为的影响了,也就是防备他们的“酵”。
使徒保罗虽然从来没有当面受过耶稣教导,但他对基督的这一心意理解的最透彻。他在论及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宗教教导)时这样说:“jiào我保罗告诉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 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地说,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 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 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 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这样的劝导不是出于那召你们的。 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加拉太书》 5:2-9
感谢主借着你的话语让我们明白什么是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使我们站立在恩典中永远不至于坠落,免得我们走上他们的老路上去了,奉主耶稣的名,阿们!